网站升级中...敬请期待...

The website is being upgraded...Please stay tuned...

职教培训

站内搜索

如您有任何需要请联系我们

    • 客服电话:
    • 0531-87586166   87586199
    • 客服QQ:
    • 2900871877     1822945499
    • 详情请咨询QQ

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中德中职教育的不同抉择

[发布时间2007-11-10 | 发布人:dolang | 收藏本站]【字体:  

     根据中国教育部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署的总体框架协议,日前,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徐剑波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中国处处长、“双元制”项目中国区主席维尔克先生在山东省青岛市签订第六阶段合作项目实施协议。签字仪式上,记者采访了维尔克先生,听这位目睹平度职教中心“双元制”项目“长大”的长者诠释他对职业教育的理解。
抉择一:新模型与旧机器
  一个崭新的模型外面还罩有一个漂亮的玻璃柜子,一群学生站在柜子前,听老师讲述模型的构造。这一场景是我们学校的寻常之事。可是德国的学校却迥然不同,他们会为学生提供一些旧机器,让他们拿着钳子、扳手拆装。维尔克说,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显然后者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他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中国学校选择前者。
  实践性强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德国职业学校每班只有十五六个学生,而中国职业学校的班级人数通常要比这多一倍以上。这使得国内职业教育课堂上常常是5名学生围着一台机器,1个人操作,其他4个人看。虽然目前国内不少职业学校正在加大力度弥补这一教育缺憾,但总体来讲,与德国职业学校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
抉择二:旁观者与参与者
   德国“双元制”的核心部分就是企业是职业教育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因为德国企业普遍认为投向职业教育是对未来投资。维尔克说,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企业广泛地参与其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同时培训多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且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而目前国内的情形却有些出入,政府部门、企业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可是社会对此却没有给予足够的认可,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一现象更为严重。更多的时候,职业学校自己担当起教育的全部重担,为给学生寻找实习企业而四处求人。相当数量的学生因为缺乏实习的场所,从学校的车间培训后毕业。应该说,唤醒企业的人才意识是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的必由之路。
抉择三:文凭与能力
   在一次平度职教中心果品专业师资培训中,老师在收集被培训者的简历时发现,他们中还有体育教师、会计之类的非专业人士。原来他们参与培训的目的主要是想获得一张证书。德国职业学校的教师多是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平度职业教育中心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项目经理努贝格•西蒙在成为教师前先是农民,然后到职业学校进修,又做农民,再到大学学习。在德国,能力远远胜过文凭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维尔克认为,能力与文凭的差异是一种观念的差异,这种现象不仅在教师群体内出现,就是在学生心中影响同样深远。他说,一次他到学生实习的车间,看到工人满手油污地在干活,而学生却在袖手旁观。当他问及原因时,学生回答自己是来拿文凭的,不是来干活的。